
SERVICE PHONE
18632604608發(fā)布時間:2024-09-15 18:11:09 點擊量:
武術將走進中小學校園 不應忽略武術的教育作用為充分發(fā)揮武術的教育和健身作用,豐富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,教育部、國家體育總局共同創(chuàng)編了《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》,決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國普通中小學校(含特殊教育學校)、中等職業(yè)學校中推廣實施。這標志著武術邁開了進入全國中小學的步伐。
武術為什么要進入中小學、為什么要以健身操的形式進入學校、這套操有什么特點和鍛煉效果、如何在中小學中推廣實施,帶著這一系列問題,記者采訪了國家武術研究院院長高小軍。
高小軍介紹說,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的健身方法,是傳承民族文化、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。這些作用,是一般體育運動無法替代的?;谶@一點,早在1915年,一批武術界和教育界的有識之士,就提出要將中國舊有的武技推入新興的近代學堂、學校。然而,時至今日,學校武術教育狀況并不容樂觀。國家武術研究院于2005年對全國范圍內一些中小學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,在70.3%的學校中,體育課程內沒有開設武術課或列入武術內容;一些在體育課中列有武術內容的學校,還出現(xiàn)了削減武術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項目的情況。顯然,武術的文化教育作用被忽略了。
高小軍說,作為國家武術研究院,有責任為武術進入中小學進行研究,做出努力,做出貢獻。至于為什么以健身操的形式,率先邁開武術進入中小學校的步伐,高小軍表示,做廣播操是我國中小學校學生天天堅持、全體參與的體育鍛煉形式,是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牢固樹立學校教育“健康第一”的指導思想,切實保證學生體育鍛煉時間的有效措施。依托廣大學生熟悉并認同的這一課間活動方式球盟會,學生易接受,學校好安排,教育部體育衛(wèi)生與藝術教育司也是這么考慮的。不謀而合,于是兩家聯(lián)手,組成了由教育部牽頭的創(chuàng)編委員會,并明確了由武術研究院具體負責動作創(chuàng)編和科學實驗的任務。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,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于2010年2月啟動了籌備工作。
籌備組對重慶、北京、上海、河南等地現(xiàn)有的校園武術操進行考察,并查閱了有關文獻資料。同時,由國家武術研究院抽調了一批武術專家、廣播操專家和工作在中小學體育教學第一線的教師,討論了武術健身操的創(chuàng)編原則和體例,展開了創(chuàng)編工作。
在創(chuàng)編過程中,參編人員首先統(tǒng)一認識。明確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是以中國武術為主要內容,以廣播操為基本表現(xiàn)形式,以傳承武術和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指導思想,達到豐富中小學生大課間操內容、增強我國兒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為目的的體育鍛煉形式。
依照這一目的,創(chuàng)編出的這套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,共包括適宜小學生選練的《旭日東升》、《雛鷹展翅》,適宜中學生選練的《英雄少年》、《功夫青春》四套武術健身操。這四套操與廣播體操相比,有三個突出的特點。
其一,動作不同于以橫平豎直為主的徒手體操動作。武術健身操的動作是選自武術運動中形態(tài)多樣、妙趣橫生、含有攻防作用的動作。
其二,練習方法不同于徒手體操只有個人單練。武術健身操中還有通過喂招、拆招的形式進行配對交手的對練方法。
其三,武術健身操不僅具有與徒手體操共有的健身價值,還有習練自衛(wèi)技能、傳承民族文化、弘揚民族精神的價值。
高小軍說,在動作創(chuàng)編過程中還配合進行了科學實驗與調查研究。為了使這套新創(chuàng)編的武術健身操適應不同學段學生的身心發(fā)育特點,也為了在中小學校普及、推廣此套操提供科學依據(jù),本套操科研實驗組和動作創(chuàng)編組,從生理學和社會學兩個方面進行了實驗和調查研究。
當然,完成《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》的創(chuàng)編、實驗、出版,還只是武術進入學校的第一步。高小軍表示,武術進校園不能是“曇花一現(xiàn)”,必須長期堅持下去。他說:“我們將配合教育部,充分利用國家武術研究院與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、中國武術協(xié)會三塊牌子一套班子的優(yōu)勢,綜合發(fā)揮我院推廣培訓部、青少年活動部、研究發(fā)展部的職能作用,做好師資培訓和推廣工作?!?/p>